属房去住了。说起来,陈光良旗下企业经常来番瓜弄招人,也算是看在多年的情分上。
随后,陈光良便走进番瓜弄基地,这里经过几次扩张,租了足足两亩地,目前还是维修基地。
“大哥”
“表哥”
只见陈光聪带着杨小虎正在院子里兼职上班,处理一些杂活,这让陈光良笑了起来。
“嗯,读书辛苦,还是上班辛苦?”
杨小虎涨红着脸,小声的说道:“上班辛苦些”
这里的在杂活那是真的杂,主要还有‘车夫服务站’,需要烧热水等活。现在又是寒冬,让很久没有吃过苦的杨小虎很是有体会。
至于陈光聪,他已经能参加到车行的一些正式工作,例如收租、记账、处理纠纷等等,在车行也算是有点小名气了。
陈光良笑了一下,说了句:“光聪进来”便转身来到一间砖房里,跟着的还有何向东、潘成两个管理层。
四人随即坐下来。
陈光良询问道:“车行情况怎么样?”
大概是一年半多前,长江车行对他已经不是那么重要,期间每月也有大几千的分红,都成为陈光良做慈善的资金,毕竟这个年代总归要一些社会活动。
越是出名,越是这样的募捐活动很多,躲是没用的,只能老老实实捐。
“我们早就是全部换成三轮黄包车,再加上车夫们都算是股东,所以经营方面非常稳固,大家对现在也比较满意。当然了,现在外面的情况不容乐观,野鸡车泛滥、汽车和公车竞争,所以大家都很感激公司。”何向东如实汇报道。
现在的何向东,不仅是长江车行的总经理,也是捷瑞煤球的协理、同昌车行制造厂的协理,身兼多职。
“我这次来,也是想起这些情况,知道这个行业不容易。看看到底是降租,还是其它办法?”
潘成马上说道:“现在8毛一天的租金,已经够少了。主要是三班倒已经不太适合了,要不要考虑两班倒,只是这样一来,就得辞退不少人。”
牌照750,三轮黄包车150,这里成本就是900;每个月有3元的税、还有维修、保养、特殊情况等。
如今,行情已经比当初艰难数倍,四年回本都不敢说。
这还是车行的艰难,那车夫也艰难,各种竞争不说,还有勒索。
陈光良说道:“要是辞退人,你叫人家怎么生活?”
潘成回道:“但这也是个好办法,三班倒才是现在最大的困难,毕竟现在都改三轮,体力上消耗减少。降租的话,降低一毛钱,平摊到三个班上,也是效果很轻,而且公司利润减少。”
以前最有优势的三班倒,如今却成为最大的问题。
何向东这时候说道:“要不一步步来,先将所有的项目股权合并,然后再将分红改成半年一分。同时,一步步裁人,逐步实现两班倒。”
陈光良也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再犹豫了!
长江车行有1500个车夫,他要是舍不得裁人,那么就再去买250辆车,代价差不多需要20万大洋。但对于陈光良来说,他不看好黄包车产业,这个钱他不会出的。
“我让旗下其它公司看看,需要人就来我们车行招。另外,若是有人退股,就按照现在的市价退出,差额部分我个人补。总之,你们要慎重对待我们的老伙计们!”
“好的”
事已至此,只能最大力度的补偿。
一些入股的,基本都可以本金翻倍退回。再加上维他奶、捷瑞煤球等工厂需要人,也能多少解决一些问题。
临走时,陈光良叮嘱陈光聪道:“多学学处理事情,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就像今天,他本意是减租,结果被属下给‘否定’了,因为减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陈光聪点点头,说道:“是,大哥!”
今天他也比较‘震撼’,一向是威严、霸主的大哥,居然向属下‘妥协’了。当然,他更感触的事,大哥在对待属下上,是非常照顾的。
本来在他看来,辞人不是很正常么,还需要补偿什么?
但大哥宁愿拿自己的钱,去补贴车夫,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
当然事后,陈光聪还有一种感觉,大哥越来越重视他,培养他。
不能让大哥失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