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215章 投机有搞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投机有搞头(2 / 3)

法,保证将华夏电影带到新的高度。陆先生,来跟我们一起做吧,我给你制片部负责人的岗位,再给你算制片利润5%的分红。”

电影院和制片虽然会是一家企业,但肯定是独立核算。所以给制片利润5%分红,也是一种激励制度。

陆涵章脸有些微微涨红,因为陈光良表现得‘咄咄逼人’,让他没有来冲动的说道:“行,陈先生那么诚心,我要是再不知趣,就是不应该了!”

“哈哈”陈光良笑道:“好,喜得一员大将。不瞒大家说,我这个人喜欢出谋划策,但不喜欢去事事亲力亲为。就像《东方日报走上正轨后,我便把它丢给人家管理,我只需要监督和偶尔提出一些建议。”

众人纷纷赞扬了几句,毕竟陈光良是真的很成功。

随后,陈光良又对庄铸九说道:“庄先生,你就是时代院线的总经理,可以考虑研究了!这里面,可是七小姐的嫁妆”

庄铸九被陈光良调侃,也很是老实的说道:“多谢陈先生的信任”

人家老实,但不是没有才华,而且他的老实也只是在盛七面前,说白了那是爱之深;当然如果没有追上,那就是舔狗。

随后,大家纷纷赞扬自助餐的美味和趣味。

第二天,陈光良出现在崇明岛的一个田地里,他身边跟着的是农学专家徐才进。

粤省第一批从印尼、马来引进的三种甘蔗品种回来后,上海方面也分走一小部分,约能培种50亩地。这部分资金是由陈光良个人投资,甚至连这50亩农地,都是陈光良投资承租的。

至于后期如何收回成本,那还不简单,只要上海的厂成立,那这些甘蔗种,那就是高价可以卖给厂。

陈光良对制如此热衷,自然是考虑时间紧迫的问题,华夏业必须争分夺秒。

“徐师傅,这批甘蔗总计多少根?”陈光良关心的问道。

徐才进从粤省回来后,这两天一直钉在这边的农田里,只会雇佣的农夫种植甘蔗,必须在4月中旬前完工。

此时他略带疲惫的说道:“一亩是3000根,总计带回来15万根甘蔗,若是顺利的,第一年可以收获5060万根,差不多两千吨吧。”

还可以,拉回上海的是40吨的种苗,增长五十倍。

陈光良说道:“如果使用钾磷肥,会不会提高产量?”

徐才进眼前一亮,说道:“这个可以实验一片,对比一下才知道。”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好,上海甘蔗的引进,就交给徐师傅了,资金暂时由我来支出,徐师傅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来找我!”

徐才进佩服的说道:“陈先生大义,我一定尽心尽力。”

可不是陈光良大义,也是知道这种事是有回报的,所以才先搞起来。

而且一旦南鲸政府决定建厂,陈光良不需要参股进去,但建了厂他就是顾问之一,到时候甘蔗这个原材料哪里来?

这边种植肯定要一段时间才有成果,那么只有去东南亚进口,届时陈光良只需要承担航运这部分业务,就够他赚回本了。

“对了,听说设备机械有信了?”陈光良关心的问道。

粤省的消息,他都能听到,毕竟那边江浙财团派了人的。

徐才进顿时高兴的说道:“还真被陈先生你猜中了,现在有两家美国的机械公司有意角逐,一家是檀香山铁工厂,不过他们是准备拆菲律宾的工厂机械,开价80万美金;但后来又有一家世界机器生产巨头———捷克斯可达工厂的垂涎,直接全套新设备,开价75万美金。这还没有多久,两家就把价格打成这样了。粤省建设厅还在谈,估计还能便宜。”

陈光良也听过这事,只是具体价格和谈判的进度还没有详细了解。

但可以肯定的是,日榨甘蔗1000吨的设备70万美金可以拿下来了,当然每个工厂还得配套酒精厂,建成开始蒸馏酒精。

至于工厂,几十万大洋就可以建立完成。

“嗯,肯定能继续谈,而且粤省也没有那么急!”

有了粤省的做参考,上海这边建工厂就顺利多了,若不是考虑这个生意是涉及政府,陈光良现在就可以考虑投资。

这玩意只要关税一经公布,国内工厂就算从马来和印尼进口甘蔗,都有很大的利润可图。

和徐才进沟通一番后,陈光良才离开田地,这里暂时由他负责。他还会经常去粤省考察,因为那边聘请了一名菲律宾美籍的甘蔗专家选种,每月薪水高达1800大洋,要知道南鲸政府管辖的官企,最高薪水也才500大洋,一般都是300大洋,例如华夏银行总经理之类的职位。

当然,南鲸政府的官员,都不靠工资。

一些是商人从政,自身财富就非常庞大,当官还能获得一些经商方便;一些自然是靠着灰色收入,日子也过得很不错。

回去的路上,陈光良有些心事起来。

自从结束‘炒标金’之后,他投资实业的步伐加快,他原本是个‘现金王’,如今则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特别是决定增加航运的投资额度至200万大洋时,他的现金流差不多只有200万了。

投资实业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