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第101章 大红牛皮战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大红牛皮战鼓(3 / 3)

”村长李金玉也来了,赞不绝口。

这么好的鼓,人人喜欢,只是油漆还没干,大家没敢摸鼓身,但鼓面和虎头铜环没关系,每人都摸了好几下。

李家村每年都有祭祀祖宗的习俗,另外还有“喝丁酒”的传统。地点都是在宗族祠堂前的大空地上。

只是李家村穷,那座祠堂年久失修,破旧得不成样子。但是并不妨碍它在整个村子人心中的地位。

“喝丁酒”,在李家村颇有些不同,并不是专指哪家添丁之后请客,而是过年的时候挑一天,整个村子的村民们大家聚在一起,吃一顿酒席。

这个“丁”,指的是成年男丁,满16岁的那种。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整个村子不限男丁,所有人,包括老弱妇孺,都有资格参与。

不限于李姓,其他姓,嗯,现在主要就是姜家,也能来参与。

简而言之,就是全村人民聚在一起,搓一顿,交流交流感情。

尤其是现代社会,显得尤为难得。

因为绝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一年上头不在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来。

因为人员比较齐,所以“喝丁酒”全村聚餐的时候,往往也是村民选举的大日子。李金玉五年任期到期,他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就想着找个接班人。

如果李响没回来,他还要犯愁,可能要继续操心几年,但现在就不担心这个了。

李家村比较穷,地理位置也偏僻,政府给的补贴也少,所以没什么油水可捞的,年轻人也在村里待不住。

李家村的人并非土生土长的古巴蜀人,而是以前湖广填川的时候从外地移民过来的。

那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次大规模移民,多达十几个省份。主要是连年战乱,导致川省人口急剧减少,据《川省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

所以才有了这个大规模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客家移民是仅次于湖广人的第二大移民团体。

以蓉城为例,清末《蓉城通览中描述:“现今之蓉人,原籍皆外省人”。

因为外地移民比较多,又有很多少数民族,所以保留下来的各种习俗也五八门。

村民们轮番上来敲鼓,也有一些小朋友们想来尝试,但是李响做的那对鼓槌太重了,一些学龄前儿童拿不起,只能用小手在上面轻轻拍拍过过瘾。

还有的小朋友们在大人的帮助下,直接爬上了大鼓,站在上面用脚踩。

李响自然不介意,这鼓结实着呢,小朋友们踩不坏,别说小朋友了,几个大人上去都能承受得住。

大家纷纷夸赞质量好。

李响琢磨了一下,便又去做了几对鼓槌,有大有小,各种形态都有,比如弯头鼓槌、大肚鱼鼓槌、卡通圆头鼓槌、直棍鼓槌等,这些尺寸不一,适合各类人员使用。

李响之所以想制鼓,绝不是仅仅为了拍视频,或者好玩,而是,这张鼓,以后若是换成妖兽的皮,妖兽的骨做成的鼓槌,再刻画独特的铭文,鼓声振阳,在一些邪恶妖魔入侵的时候,能驱魔辟邪。

另外,大鼓自古就有“战场助威”的作用,在进行基地防御战的时候,振聋发聩的鼓声可以鼓舞士气,让战士们的斗志更加高昂。

末世时代,妖魔入侵,超凡粒子涌现,枪械很多时候已经无用,往往需要近身热血搏杀。

感谢“08a”、“一叶孤舟蓑笠翁”打赏。感谢“书友20210301106463813532”;“dnc”;“书友20201027024941955”、“淡忘闲逸”、“书友7961”、“莫当真”、“一叶孤舟蓑笠翁”;“老叔流浪虫”、“慕峰雲”、“书友120310123622039”、“这水饺多少钱”、“书友20221004191044249”、“书友20171128193649822”、“雪未必冷漠”、“书友20230217171211567”、、“书友20200102144655894”、“书友20220826113010562”的月票。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