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神诡异仙> 0149 真气武种定法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149 真气武种定法脉(2 / 3)

奕新传给他的真气修法,脱胎于《奕经》,却在内力基础上,衍化真气。

于郭来而言,内力几乎无用。只是为替南奕传武,他才稍加兼修。

可真气,却与内力不可一概而论。

“此乃真气,比寻常内力更胜一筹,可抵法力神异之百一。后续你可于郡城奕武者中,择契合原血源炁者,授其法门。”

“等真气积累起量,直接用来斗法自是不足,却可与法力相融,更易掌控。”

真气染自源炁,与相应法力同源,自可相融。虽说相融之后,术法威能照旧,并无变化,但掌控更加随心,亦算是一个优点。

而第二个好处,则在于真气混融于法力,能使修行功法带来的灾厄,烈度稍缓。

比如郭来,原本每过数日,就得啖生肉饮生血。但修成原血真气后,随着真气壮大,就能吃上一分熟乃至三分熟。

不过,仅仅这些,其实谈不上多吸引人。因为修炼真气,同样是需要修士投入时间与精力的。

这就好比说,修士在修行之余,花费额外的精力修炼真气,可以使自身法力更加可控、灾厄烈度略微变缓,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打磨自身修行根基的技巧。

但普通散修,未必有额外的精力;仙门弟子,则是不乏类似效果的其他秘传技巧,并不需要非得花时间修炼真气。

说白了,纯粹从修士角度来说,南奕新近完善的真气修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修行、打磨根基,不能说是烂大街的技巧,却也谈不上多大竞争力,对仙门弟子来说,替代法门不少。

但上述所言,指的是纯靠自身修炼真气的情况。

真气修法,既是以「天子剑」为基,自当与内功武道一样,有着聚众加持之效。

只要让自身下线的奕武者修炼真气,就能让传武源头的初代奕武者,即郭来、燕青云这种,额外获得真气。

如此一来,对郭来、燕青云他们来说,真气积累不再是依靠自身苦修的水磨工夫,自然就不会显得鸡肋。

再加上传武会带来一定的信力加持,可以辅佐修行,就使得替南奕传武一事,不再是苦差事,而是好处不少。

不过道理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完善这套真气修法,并不容易。

因为郭来、燕青云本就是修士,他们修炼真气,可以自行接引源炁于特定穴位,引而不纳,然后感染内力、衍化真气。

但普通奕武者,不可能让他们感应接引源炁,又该如何修炼真气?

却是多亏了霍子良,与南奕同饮悟道茶。

在一些魔教手段的灵感刺激下,南奕想出了法子,让普通奕武者直接观想指定真气的源头,即初代奕武者。

比如原血真气,就是有着原血武种的奕武者,观想郭来,循着冥冥之感应,使原血真气在体内搬运周天的过程中得以壮大。

为了便于区分,南奕更新了几个新称呼。

修炼内力者,仍旧称为奕武者。

修炼真气的普通武者,则称为真武者。

作为特定真气传武源头者,称为源武者。

当燕青云、郭来成为源武者,开辟出秘魔真气与原血真气的同时,也将正式与南奕所辟武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过南奕也生出感应,他在「天子剑」的基础上开辟真气法脉,存在着数量上限,在此世天地法则的限制下,最多开辟十二道真气法脉。

他将燕青云定为初脉,郭来则是次脉。

两人本身的修行功法,分别修的是秘魔源炁跟原血源炁。

以相应武种为基,方便普通人修炼的真气修法,则可称作《初脉秘魔经》跟《次脉原血经》。

当然,这只是他们内部之间的称呼,方便准确理解与区分。

向江湖武夫传武时,可以有另外的叫法,往南奕所著里提及的神功**上套用名字。

总之,在理解南奕传授的真气修法后,郭来实在是忍不住面现异色。

因为和最初的内功心法相比,真气修法实在是太过完善。

虽然普通人修炼真气,也是在内力基础上修炼,仍旧逃不出“天下武功出《奕经》”的范畴。

但内力神异只相当于法力之万一,只要不是“万法禁行”之类的特殊环境,在修士眼中压根不带正眼瞧的。

可真气神异已相当于法力之百一,虽不至于叫修士就此高看一眼,却也绝不会视若等闲。

因为真气修炼到一定境界的真武者,竟然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凡阶与黄阶之间的界限,在理论上有着斩杀修士的可能性。

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此世六品阶秩,划分位阶尊卑。按说不同阶秩之间,当是有着天壤之别才对。

即便是天骄修士,不依靠高阶外力的话,正常亦最多能在同阶之中越级斗法,而不可能越阶斗法。

结果,真武者的存在,介乎于凡阶跟黄阶之间,模糊界限,虽不至于叫黄阶修士正眼相待,却又不能全然无视。

对于真气修法,郭来一开始只是讶异,觉得南奕给出的真气修法,太过完善,不再像是半成品。

不过郭来知道南奕参加了秦家的悟道茶会,能藉此省去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