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厢便宜之事,你这小孩家家的瞧事情,自然不会那般周全。”
九娘诧异的会子,一时有些觉着五娘不会骗自己,很是想去相信五娘的言辞凿凿,一时又委实不信二太太的为人秉性,惯会刻薄庶出子女的二太太,按理说,亲事上更会拿捏打压庶出的五姐姐才是,毕竟多得是外表光鲜内里丧行败德的人家。
显然,这会子的九娘,心思乃至情绪很是纠结不定。
而五娘为了打消九娘的疑心,生怕她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不可挽回,立时就又补了句
“你年岁尚小,或许不懂,待你大了就晓得了,这女子嫁人,往往得自己立的住,只要自己立的住,便是嫁个瘸子瞎子,这日子也断然差不了,更何况,那可是琅琊王氏,虽是旁支,但却是嫡子,我只一个庶女,人家琅琊王氏的嫡子配咱们沈家的庶女,难道还配不得,况且,琅琊王氏素有名声,只有那王家五郎瞧不上我的,断然没有我嫌弃他的份儿。”
九娘立时被五娘的这一袭话音吸引了所有注意力,将才脑子连着心里的纠结也随之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正鼓着双颊脆生生回道
“才不是,五姐姐你顶顶好了,这天底下,不论是哪个人家的嫡子,你都配得,反正那王家五郎定是个有暗疾的,肯定配不上五姐姐。”
倘旁人知晓九娘一个闺阁女儿家,未曾同王家五郎谋面,就胡乱编排王五郎有暗疾,势必要被人非议长舌毒妇的。
可是这会子的五娘,非但没有半点的责怪之意,反倒觉着,从未被一个人这般偏疼偏爱过,再瞧着九娘这一副认真的小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又那手指戳着九娘嫩生生的脑门,含笑嗔怪了句
“你呀你,岂可乱说,倘被旁人听了去,那还了得。”
瞧九娘仍旧是一副气鼓鼓奶包子惹人怜爱的样儿,五娘眼里闪着好笑的亮光,嘴上却道
“你要是不信,可以去问问唐先生,唐先生总不会骗你。”
九娘其实并不想请教唐先生这些个事,但,为着五娘着想,还是决定问一问唐先生,毕竟唐先生是整个金陵城众所周知的大家,虽严厉些,确实如五娘所言,绝不会信口开河。
嗯!信口开河还是前两日唐先生才教的新词,用在这处,倒是正合适。
这不,被五娘拿唐先生打发回了如意居后,九娘等呀等,直等到日暮西斜,总算是等来了唐先生。
一番问答后,九娘终归是知晓了琅琊王氏的风门,只可惜,唐先生答的尽是琅琊王氏的嫡支,并未有提及京城那王大人一家子如何,想了想,九娘还是不放心的,又追问了句
“唐先生可晓得京城工部员外郎王大人,他便是琅琊王氏的旁支,他家家风如何?他所出的王家五郎又如何?他的夫人王氏可当真贤惠大度,还有其他四个儿子品性可好?”
原本今个儿九娘主动提及琅琊王氏,且存了十万个好学之心,唐先生尽管面上不显,心里头还是十分高兴的。
毕竟,作为一个先生,她很是十分喜欢不懂就问,主动求学的学生。
可是,再听到这处,唐先生便晓得并不如她先前所想的那般,这哪里是求知追问琅琊王氏,倒是像极了相看人家呢!
再瞧了九娘这三岁小豆丁的样儿,心里盘桓了一阵。
沈家这些年,可没有结娃娃亲的例子,不会是先有了六姑那丫头娃娃亲在前,后头钱氏就起了同琅琊王氏结亲的念头了吧!
唐先生寻思了一阵,尽管心里头也有十万个好奇心,不过却正色道
“京城的王大人我倒是不晓得,不过,琅琊王氏不论是嫡支还是旁支,都极重规矩的。”
又打量了九娘一眼,意有所指道了句
“若然谁想同琅琊王氏结亲,不论是嫡支还是旁支,都得学好了规矩,尤其是站姿,服侍长辈的孝心,否则,自身规矩不成,便是嫁去了王家,不仅自个儿要受苛责刁难,更是会累及娘家未出阁的一众姐妹侄女们。”
倘换做他人,只听了唐先生这么一句,便也就大致揣测出琅琊王氏究竟怎般的看重规矩,然而九娘却揣测不出来,又不似他人一般自个儿在心里头暗自揣度,而是直接问了唐先生
“琅琊王氏的规矩极重,这个极,到底是多重?请唐先生解惑。”
显然唐先生也未曾料到九娘有此一问,不由得嘴角连着眼角都抽搐了片刻,又想着,似九娘这般开门见山,总比不懂装懂要好的多,倒是个赤诚的孩子,这般想了一想,唐先生适才压下没规矩几个字,又悉心解了九娘的疑惑
“虽不知那王大人家究竟如何,但,我家里头曾有位族姐,嫁去了琅琊王氏嫡支,据她所言,但凡嫁入琅琊嫡支的媳妇,每日卯正得服侍婆母梳洗,着衣,穿鞋,用朝食,之后会一直跟在婆母身边学习打理家务,直到服侍婆母用了晚食,差不多戌正的样子,才得以回自个儿的院子歇息,远不如咱们沈家的媳妇轻松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