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人在草木间> 岂为论夙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岂为论夙志(1 / 4)

1915年2月,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由车云山采制的信阳毛尖以其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独树一帜,获得普遍赞赏。据《信阳工商历史特产资料》记载:“1915年信阳毛尖经该会评判结果,颁给世界茶叶金质奖状与奖章”。当时的车云毛尖虽色泽鲜嫩,白毫遍布,香高味浓,但茶条尚不够细直。昔日的团茶不复存在,绿茶种类增多,茶社将信阳出产的茶叶统称为“烘青绿茶”,其中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黑龙潭、白龙潭出产的茶叶被称为“豫毛峰”,其它各地出产的茶叶被称为“豫毛青”。信阳茶的核心产区“两潭一寨五云山”,即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雏形初成。

信阳茶山的茶籽引自六安,也有引自杭州,在信阳大山里种了百年,被风土同化,或又与古时遗留的当地品种杂交,逐渐变成人们说的“旱茶”、“本山茶”,《茶叶品种志》里也正式录为“信阳种”、“车云种”,完成了本土化的蜕变。信阳茶人在获金质奖章后大受鼓舞,他们纷纷开辟新茶园,扩建制茶作坊,改善茶叶加工技术,茶叶产量和质量短时期内得到极大的提升。

明中期由徽州兴起的炒青法,传播四方,逐渐在各地发展出当地名品与独特的加工工艺。皖西一带,六安、霍山、舒城、桐城,均分杀青、炒青的生、熟二锅,用芒花、高粱、竹枝扎成小茶把子,代替只用手的操作,炒茶做形。“信阳毛尖”的名字来自其细圆紧直的外形,这种外形的形成又与信阳独特的炒茶工艺有密切关系。当时,车云茶社派人到名茶产区浙江西湖龙井和安徽六安,购买茶籽、观摩学习制茶方法。它借鉴了西湖龙井的“理条”手法和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制法,形成了自已独特的风格。六安瓜片的鲜叶是单片,比较轻,所以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所用茶把较轻而软。信阳毛尖鲜叶原料的芽头较多,相比较六安瓜片来说茶青较重。清代以前,在生锅中炒制茶叶时,信阳茶工双手各握一只用竹枝制作的小茶把同时操作,久之十分疲劳,难以长时间坚持。清末民初,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试用炒熟锅的大茶把代替小茶把炒“生锅”,两手同握一只大茶把,左右手重力互相交替,减短劳累,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炒出来的效果更好。这种方法被纷纷效仿,称“ 握把炒”。然而,这样炒出的茶叶茶条弯曲欠光润,于是茶工们又设法改进。1925年,车云茶社的唐会卿试用“散把”炒茶,茶条满锅散开不成团,茶条也较紧匀,但茶仍欠直,外形不够美观。

信阳毛尖为细圆的条形茶,需要达到细圆紧直的效果。后来,吴彦远在用散把炒制过程中,加入了理条的操作。西湖龙井是扁形茶,理条过程中先压再理,重复进行以达到龙井的扁平油润及外形的一致性。于是在制作过程中不时用手抓起茶叶,观看炒制程度,同时把结成团块的茶叶撒开、甩出再炒,即抓条、甩条。如此反复,炒出的茶条比较紧、直,色泽也变得鲜绿光润。创新后的工艺使得茶条细园紧直,锋苗显露,外形更加美观,更令人喜爱,这也为“信阳毛尖”的独特制作工艺定了型。信阳毛尖制作工艺演变为竹枝大茶把,并加入龙井茶的抓条,自创甩条,只属于信阳茶的工艺,,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传统信阳毛尖炒制工艺”,并延续至今,有了毛尖汤清色绿,回味悠长的韵味。

民国政府开始设立茶业公所,统筹茶叶生产。信阳民间开始广泛开山种茶,茶叶生产进入兴盛阶段,除了当时较为著名的“八大茶社”外,一些本地乡绅也积极开山种茶,如清末云南道台凌羽中告老还乡后,在潢川县带领农户发展家庭茶园,带动潢川茶叶兴起。随着“八大茶社”的建立,沉寂数百年的信阳茶文化快速复兴。一些茶社在信阳城内建立茶庄,专门销售本山出产的茶叶。在繁华的市中心,众多茶馆临街而立,为茶客提供高品质的水和茶,“浉河中心水,车云山上茶”就此传开。依河傍水的茶馆轩窗开阔,茶客冲茶小憩,扶窗看蓝天白云,俯首观浉河水韵,品茗下棋,不亦乐乎。“八大茶社”的崛起,为清末民初的信阳茶带来了短暂的复兴,茶叶的种植,也从县城附近山丘,延展到浉河西岸桐柏山系的大山里。

河南在民国北洋政府初期,承续清末4个道台,按豫东(开封)、豫西(洛阳)、豫北(黄河北)、豫南(信阳)分四个区域,不称最高首长“道尹”而恢复唐代“观察使”官职。提学使裁撤后,陈善同因有“正三品”的衔级,1913年1月19日被外放任“豫西观察使”。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副省长”外放“某某市长”实职。不过,陈善同赶上了“白朗起义”和“二次革命”,他一个文人不谙军事,很快就被边缘化了。

1912年冬,白朗在豫西地区起事,劫富济贫,策应南方的反袁,很快发展到近万人。张镇芳系一无能之辈,无力镇压,坐失良机。表兄弟也不能例外,1914年2月张镇芳被袁世凯撤职,另派湖北都督段祺瑞兼领河南都督。白朗军避实击虚,声东击西,从豫西打到陕西、往南打到豫南,又从豫南打到安徽。段祺瑞作为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