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武陵春> 平康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平康坊(3 / 3)

关押在大理寺,且不会再放出。你莫怕,有什么冤情,大可向旁边这位楼大人陈情,他一定会为你做主。”

喜儿害怕楼庄,眼前这个男子打扮,声音却是女子的小厮,让她有了一丝安全感,像抓住了滔滔河水中漂浮的一块木板。

“真的吗?”喜儿眼里含泪,神情痛苦。

“南平郡王办案公正,从无差错,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楼大人亦是如此。我问什么,你只管说,保你无事。”

喜儿点点头,容嬅吩咐杨主簿准备好笔墨,随时记录,写好口供。

“喜儿,方才给你看的四幅画像,你全都认得,还是只认得一个?”

“只完全认得他,其他三个匆匆见过。”喜儿指向一幅画像,正是其中一个秃头喇嘛。

“他叫什么?”

“巴桑。”

“他来寻你,一直是在北曲,还是有带你出去过?”按照规矩,北曲的乐户,虽没有自由,时时被院里的打手看管,但只要恩客给了足够的银钱,也是可以带出。

“他在宣平坊有处宅子,靠近升平坊,栽了几棵柳树,他有时接我去过夜。”

“其他三人,你是怎么匆匆见过的?”

“有一夜,我睡的半梦半醒,巴桑不在,外头亮着隐隐约约有说话声,我便起身从窗户偷看,除了巴桑,还有画像里另外三人,我看见了样貌,还有一人,始终带着黑色斗篷,罩着头,看不见他的样子。”喜儿已停下眼泪,她明白自己被带来大理寺,不是犯了事,是官爷有话要问。

“这个巴桑,还有什么奇怪之处?比如见过哪些达官贵人?或者一些西域人?”容嬅继续追问。

“没有了,只那一次。”喜儿摇头。

“这枚玉,是你自愿给巴桑的?”

“不是,这枚玉是他抢过去的,他要给我赎身,我不愿意,我宁愿死在平康坊的院里,都不愿意跟他走。”说到难言的伤心事,喜儿再次忍不住嚎啕大哭。“巴桑他犯了什么事?还会放出来吗?”

容嬅轻声哄她,“他不会再放出来了。”

喜儿愣神,似是不敢相信,继而开始又哭又笑。

容嬅给楼庄递了眼神,楼庄开始收尾。

“喜儿,这两日你先在大理寺里,待事情有了结果,大理寺自然会将你放回,绝不会冤枉了你。”

随后要衙役将她带下去妥善安置,等容桓回来,他再问一遍话。

有了新线索,但容嬅心情并不美妙,若喜儿说的是实情,她的遭遇着实让人同情,莫名陷入这件案子里。

“楼庄,你怎么看喜儿?”

“如果是实情,先搜桑巴在宣平坊的别院,看看有什么蛛丝马迹,再从四人口中问出第五人的下落。”楼庄想到的只有这个法子,现在线索不多。

“我想问你的是,喜儿为什么不想被赎身?”容嬅见他会错了意,也怪自己没有说清楚。

楼庄回想了一会儿,道:“一个乐户,她的子女世世代代也都是乐户,骤然有人为她赎身,脱离乐户,这对乐户而言,是雪中送炭。我年幼时,从江南道一路走来长安,路上有多少女子,被卖入教坊,入了教坊,受到的苦可想而知。这么苦,却不愿意离开,只能是赎她的人比教坊还要让她害怕百倍。”

一路从江南道走来长安,容嬅听及此言,满眼震惊。“你走来长安?”

楼庄点头,“我的祖籍在江南道,雍和四年发了大水,房子被大水冲垮,良田淹没,爹娘也不知踪影,我在浮木上了漂了两日,被人救上岸。县令不肯开仓救济,还打死了许多乡亲,我跟着流民一路走到长安。承蒙圣恩,特开禁令,允许流民落户长安。”

话题逐渐沉重,容嬅静默,不忍再听下去。承天二年,河南道大水,赈灾时,洛州刺史也是隐瞒不报,甚至谎报,联合商户哄抬粮价,中饱私囊。贪官污吏饮酒作乐,却不管饿殍遍野。纵使魏玠按律法斩了一干贪污惯犯,但也无法真正抚平百姓们的伤痛。

事情过去八年,惨痛和绝望早已没有当初那般强烈。楼庄见她自责,道:“公主,这世间总有不幸的事,所幸世道清明。”

ps:

公主对楼庄是一见钟情,始于颜值,但这还远远不够爱上。

楼庄就像磁场,一步一步吸引公主,让她慢慢沦陷。但沦陷之中,尚余清醒。公主会从各方面观察楼庄,慢慢了解楼庄,试探三观是否相一致。

楼庄对公主是日久生情,这情谊却比公主来的更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