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社会上的故事,用优美的文学语言描绘出来,写成了《西游记》,成为了世界文学经典名著。
这部小说博大精深,从传播角度看,脍炙人口,它以具有高度流传性和趣味性的故事,获得大众的广泛接受和喜爱,在内涵上又非常深刻。我们看书里的情节,三教九流,各种宗教流派都有,而且有的还占了很大的篇幅,比如佛教和道教的内容,几乎贯穿全书。
成为经典,经历了一代代的传播,经历住了专业学者的研究和挑剔,能获得众人的喜爱,可见它是非常不简单的。现在每年都会有关于《西游记》的电影呀,电视剧呀,动画呀,戏剧呀在改编和上演,就说明它具有广泛的读者基础,尤其在中国具有广泛的读者群。
那么这个研究体系就是一部严密的学术研究报告了,大卫就想把这个体系写成一本书,大概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写这本书,他把每一个章回的每一个情节都要进行梳理和反复地阅读,故事情节前后关联的人物及铺垫,都要理出来,然后将情节一一来对应这个社会学的符号解构体系。
解构这个体系,就好像是一棵大树,把树的叶子慢慢地去掉,把一些细枝末节也去掉,梳理出这棵树的主干结构,让大家看清楚这个结构,能清晰地反映出它的社会学原理。
“刚才提到在明朝的时候,吴承恩写出这本书以后,就有学者在研究它背后想说的道理,称之为原旨体系,就是探讨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明朝的主流学者认为这是《西游记》的原旨体系是证道学,就是他说的是道教的思想。其实在我的这样一番研究下来以后呢,我发现《西游记》的原旨体系不是证道学,而是儒家的思想,就是说《西游记》的主题思想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大卫讲到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点。
为什么呢?大卫特别提到到有两个章回情节可以说明,这二处情节可能一般读者阅读的时候都不会注意到。一个是在第三十六回,有个情节,唐僧师徒到了宝林寺,因为之前有一些佛教的不端之人,坏了沙门的规矩,宝林寺的主持和寺庙的人员对唐僧他们师徒的态度非常不好,这就让唐僧他们投宿到这里时受到了冷遇,唐僧就觉得非常的心灰气馁,刚好这一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晚上唐僧小解时来到院子里,看到一轮明月当空,就有点儿想家了,起了思乡之情,他就想放弃取经之行,想回家了。这个时候,孙悟空劝他,说还是要坚持信念,完成取经的这个大事业,到那个时候,回家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会受到大家的隆重欢迎和极大尊重。从这个情节可以说明《西游记》的主题上表达的还是儒家入世的思想,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另一个情节,是在第六十四回,这一回的情节是说,有一些腊梅呀,丹桂呀,老杏树呀,成了妖怪,他们寄情于山水,不思进取,生活懒散,放浪形骸,按理说这些消极的生活方式虽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但也没有作恶于人,那为什么在《西游记》里要把他们也列为妖怪,认为是一种邪恶呢,原来是因为他们引诱唐僧放弃取经大业,同他们一起寄情于山水,这会让唐僧一生无所成就,所以从《西游记》的主题思想上认为,这也是一种恶。这就充分体现了《西游记》的主流价值观还是非常的明确的,就是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做贡献,不能无所事事。
实际上仔细想想,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说任何经典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经典,才能一代一代的被社会民众所接受,才能被人们传播下去,否则的话,早被淘汰了。社会是在进步的,人类的发展是在主流价值观的支撑下往前发展的。
“我有一个问题,《西游记》里有民主这个符号形象吗?”,大卫分享故事后,有听众开始提出问题。
“有。”
“在哪里呢?”
“不知大家注意过没有?《西游记》里有许多情节,就是当孙悟空在降伏妖怪的过程中遇到了搞不定的时候,就会去请一些隐居在深山海隅的神仙出山帮助解决,这些神仙就是民主的代表。”大卫说到。
“民主在中国社会一直都是一种重要的机制,非常有力量,比如在古代农村,当遇到涉及到全村或家族的重大事项的时候,一般都会由族长召集全村人到祠堂商议,最后以大家表决的多数意见确定决策。”
“平常只看到族长德高望重,一般小事,由德高望重的长者直接裁定了,但遇到大事,民主就出场了。”
“民主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
交流气氛热烈。一位听众当场读了她喜欢的一位佛教上师的书中的片段,她谈到了如何让人保持心里平静,持戒向佛,获得幸福。
“如何才能心里平静呢?”另一位听众问道。
“要管理自己的欲望”
“人的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的,也就是说,如佛教所说,欲望导致了烦恼和痛苦,而欲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人的无知。”
“无知而无明,而行动产生了业,就带来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