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戚戚(3 / 9)

身上挂的还是他部下的铠甲,他是被手底下的两个副将用一条烂木板抬回来的。军中大夫说再慢一天,他那条左腿就别想要了。眼下将他安顿在汉中养着,让夫人孩子一并赶了过去。王平能够力谏主将,尽管冒了僭越的风险,还能当机立断、及时分兵,保住了汉军派往街亭的三分之一兵力。此后虽有溃退,但能够身先士卒、且战且退,试图三次重夺街亭,应记首功。朝廷决议改编此前的先锋“飞军”,由陛下赐号“无当”,命王平以讨寇将军之位任无当飞军之统领、拜丞相府参军、进封亭侯。

时任新都都尉的吕乂手底虽无众多人马,却依旧能够在汉军回撤的危急时刻悉数调动仅有的三千部下北上西县接应,尽管没有逢上什么险境,念其为国一片赤心,同样予以恩赏,将他调往绵竹作县令去了。

杨仪、宗预一干人等率先奉令负责接管粮草、疏通蜀道的,皆各自领得赏赐,以彰陛下恩荫。

扬武将军邓芝与翊军将军赵云在箕谷吃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败仗,曹真的主力本已被佯攻郿城的汉军蒙蔽,正要绕道郿城往北去,不料街亭的溃败实在来得太猛,一夜间,邓、赵二人作诱饵的事实便尽数暴露在曹真的密探眼前,魏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郿城,反绕向汉军西面给后者来了个“半包围”。赵云经验自然比邓芝丰富得多,因此亲率一千人断后,给邓芝留出了一小段难得的撤退时间。街亭兵败,兵将根本无法互通讯息,而箕谷之败势不下街亭,却能兵将不相失,陛下和丞相皆深以为嘉然。邓芝力辞中监军一职,而赵云硬是推却了陛下因其断后有功而赏赐的锦缎,建议将其纳入国家设于赤岸县的府库,待来日北上,但逢寒冬,得以赏赐各部将士。

梁虔则是作为入蜀新人得到恩赏最多的。陛下还说,未见其人已闻其声——北伐战场上如无梁虔当机立断,临危请命,顺利同马岱合兵一处,略阳易手之势早成必然。因此梁虔当下便辟为相府兵曹掾,协理军事。

至于降汉诸君皆得以面见天子,通过考察,也就各自派往合适的地方任职。丞相先前闻听梁绪个性沉稳庄重,因此属意他随侍中费祎在永安理东吴事。然而自越嶲归朝未久的光禄勋李平大人却说,汶山郡羌人缺少教化,梁绪乃陇上人士,熟知羌语,派为大鸿胪的属官再好不过。陛下听过两边的意见,最终任命梁绪为大鸿胪译者,修整一段日子便与邓芝共去汶山。

“陛下,前朝后宫,赏罚分明。既已使受赏者受赏,亦应令受罚者受罚。”诸葛丞相从文官队列第一顺位那个他惯常立侍的地方走出几步,跪拜下去。稚气未脱的皇帝显然吃了一惊,他似乎想要从龙座上起身,身边宦者微微颔首,皇帝便又坐稳。

“相父,这……”刘禅一早便知道虽然此次北出,汉军势大,也取得了三郡的人口、兵器、钱粮甚众,然而街亭一失,不仅丢了三郡的土地,年后想要二出祁山道,魏军已有防备,便成了一个困难的问题。此次北伐,平心而论,所失远大于所得。况且皇帝并不熟知军中情况,他也不能了解这些聚集在“劉”字旗下的儿郎们是否依旧因此次之败而心中颓唐,进而影响全军乃至全国的士气。

这七八年来,丞相军政一手抓。《蜀科》治蜀、《典律》治军,令众人心悦诚服,府中、军中、朝中都涌现出不少愿为效劳的英豪人士。局势一片大好,而刘禅心底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酸麻。

“臣辨人不明在先,一意孤行在后,致使国家遭受严重损失,今请辞去丞相一职。”诸葛亮缓慢叩拜。

大殿里一片清净,文武的眼睛全都停在丞相的后背上。

刘禅不语,诸葛亮也不起身。

宦者见状,匆匆跑下殿阶,要扶丞相。

刘禅觉得嗓子突然就变得粗哑起来,他尽力维护面子上的平稳:“相父快快起身吧,当心地上的寒气侵了身子。”

诸葛亮见他避而不谈,语重心长道:“陛下,臣以弱才担高位,在军中掌斧钺之权,勤谨训练三军将士,以备吞魏。今日因为无法宣扬军令、训明法度,临事太过谨小慎微,以致下属马谡、李盛、黄袭等人擅自违背臣令,丢失要塞。箕谷之溃,亦为臣指挥不当所造成。一切过错皆在臣。臣不能甄别人才,体察大事不够机敏。《春秋》有载:凡一军退败,罪责应在主帅。臣如今身居帅位,正当受罚。臣亮自请贬职三等,以此督察己咎。”

刘禅的嘴巴开了又合,满朝无声,他心底更是发虚,瞥一眼站在不远处的李平。

李平的表情讳莫如深,脸上就连一丝波澜也没有。

宦者也尴尬地半弓着身子跪在底下,不知该不该再扶丞相。

“相……丞相先请起吧。”刘禅真挚地恳请着。

他的确在心疼诸葛亮的双腿。先帝虽一直对当太子的他十分冷眼,但也曾经柔和着面子对他说起过丞相的腿脚不利,这毛病是跟随先帝草创之时落得的。如今连马都不怎能骑,更不必说折身久跪了。

“去给丞相端个软席来。”他使唤方才的宦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