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姝踏进了自家院门,却并没有进屋,而是钻进了院中的草垛里,把缝隙挡得严严实实。
刘小羊家里除了他哥哥之外,其他人都是出了名的难缠。尤其是他那个悍妇娘亲,吃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亏,都恨不得扒下来别人一层皮,就更别说自己的小幺儿被打一顿了。
果不其然,辰姝在草垛子里钻了没多久,就听见妇人骂街之声由远及近的传过来,其中还夹杂着刘小羊的哭声与哀求。
辰姝撇撇嘴,蹲在草垛中一动不动。被晒了一天的草垛热得像蒸炉,辰姝只蹲了那么一小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但她知道,如果她现在出去,事情会变得更糟糕,即便刘小羊的母亲不动手,她的父母也会为了所谓的面子,当着刘小羊一家的面狠狠揍她一顿。相比之下,她情愿蹲在这里把自己当成腊肉来蒸。
谩骂声很快就到了院门口。与此同时,辰姝听见了自己母亲声音。
“呀,这是……”即便来者不善,母亲的声音也依然温和。
“辰大姐,正好你在家,你看看,你看看我儿子这头!这脸!都叫你闺女给打破了!你说说,你家里明明是养个姑娘,比街上的赖皮小子还霸道!我儿子一点也没招惹你闺女,却被打成了这样!”
刘小羊的母亲嗓门很大,大有要和辰母拼个鱼死网破的趋势。她在村里的悍妇之名,有一半得益于她的大嗓门。不过辰姝知道,她这是虚张声势。因为辰姝的父亲是方圆几里为数不多的教书先生。不管是刘小羊还是刘小生,都是她父亲的学生。她知道刘小羊的母亲不敢在她家里闹得天翻地覆,但也知道以她的性子绝对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才会趁她父亲不在家,过来在她的母亲面前逞些口齿之利,顺便讨要个说法。
“小生娘亲,真是对不住,小姝那孩子确实太野,有时候我也管不住……”面对刘母的咄咄逼人,辰母还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不亢不怯,柔声道歉。
辰姝就躲在草垛子里,听见自己的母亲对刘小羊的母亲道了一番歉,又轻声安慰了刘小羊一番,最后拿出一小筐鸡蛋作为歉礼送了出去。
刘母得了好处,态度立刻收敛了一些,嗓门也不再那么刺耳了。
“辰大姐,我是那贪图这点东西的人吗?我来,就是想要个说法,谁知道辰姝那丫头这么鬼机灵,打了人,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也怪我家老大读书读傻了,都眼见自己亲弟弟被打了,也不知道说两句话!”
“你家老大是个实在人,我听小姝她爹说了,小生是个读书的好料子,搞不好将来能当官呢。我知道你不是那贪便宜的人,主要是我看小羊这孩子正在长个儿的时候,想给孩子吃点鸡蛋补补……”
刘母一半抱怨一半推辞,两个人互相来往几句,刘母拎着鸡蛋,心满意足的告辞了。
辰姝身上汗流得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她静静等了一会儿,感觉外面好像没有人了,便扒开堵住缝隙的干草,钻出草垛。
辰母拿着一截教书棍,站在院子的阴凉地里。辰姝一看就知道辰母是专门在院子里等自己呢,连忙拔腿就往外跑——母亲向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可能跟村里的疯婆娘一样跑出来追她的。
“辰姝,你要是再跑出去,以后就不要再进这个家的家门!”
辰姝的脚步顿住,低着头,转过身。
只一句话,辰姝便停了下来。母亲一向温柔,话也不多,但一向说到做到。辰姝小时候
辰姝小时候不爱背书,辰母答应辰姝如果背完唐诗三百首,就带辰姝去镇上买糖人吃。那时候糖人对辰姝来说简直是传说中的东西,一听说可以吃糖人,辰姝便兴奋的在短短几天背完了所有诗词,而辰母也真的遵守承诺——几乎没出过远门的她,抱着辰姝走了整整一天,走到了离他们村最近的小镇里,在天彻底黑透前让辰姝吃到了糖人。从那时起,辰姝就明白,母亲是个守信的人,她不会说气话,也不会糊弄孩子。她说什么,便就是什么。
因此,听见辰母这样说,辰姝就不敢再跑了。她怕她母亲真的不让她进家门。
“娘,我今天不出去,你别打我,行不行?”
“我可以不打你,但是你这一个月都不准出门,要在家学着洗衣做饭,学做女红。”
一个月不出门,那不憋死了?辰姝撇了撇嘴,心里满是不情愿。但她也知道,她娘看似风平浪静,实际正在气头上。因此也不敢跟辰母顶嘴,自己乖乖回屋里了。
晚上,辰姝早早吃完饭,回到屋里,假装自己已经休息。
夏天的夜晚,全靠敞开的窗户往屋里送一些凉意。辰姝透过窗户,看见天上繁星璀璨,听见母亲和父亲交谈的声音。
辰父是村里唯一的教书先生,和附近几个村的读书人联合起来,办了一所小小的书院。村里几个大点的孩子,都是辰父的学生。早在下午,辰父就知道了辰姝和刘小羊打起来的事。在课堂上,他就气得不行,任由自己门下的两个学生离去。现在回家了,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