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玄幻魔法>心灵梦境绘师> 中医基础经络知识概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中医基础经络知识概述(1 / 3)

中医十二经络包括手三阴经、手三阳经和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它们分别与人体的脏腑功能相联系,并在运行气血、调节阴阳平衡以及传递病邪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各经络的具体名称、位置及其主要作用:

1.**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相当于胸部),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止于大拇指端。其作用是联络肺脏,调节呼吸系统,对于咳嗽、气喘、咽喉不适等症状有治疗意义。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沿上肢内侧中间线到达中指端。它主要与心包有关,能调畅情志,对于心悸、心痛、失眠等问题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沿上肢内侧后缘走向小指端。此经络与心脏功能紧密相关,对心悸、心烦、神志异常等病症有治疗作用。

2.**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起始于食指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至头面部,终止于鼻翼旁。这条经络与大肠的功能相关,涉及消化系统的健康,可用于治疗头痛、齿痛、便秘等症。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端,循行至上肢外侧中间线,上达目外眦并连通耳部。该经络与三焦功能有关,负责水液代谢,可影响全身水道通畅及耳鸣、目疾等问题。

-**手太阳小肠经**:起始于小指端,上行至肩背部,再绕行头面到达目内眦。这条经络与小肠吸收营养的功能密切相关,可用于改善颈肩疼痛、目赤肿痛、耳聋等症状。

3.**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起始于鼻翼两侧,下行至足背第二趾外侧端。关联脾胃功能,主治消化不良、口腔溃疡、肌肉酸痛等。

-**足少阳胆经**:起始于眼外眦,沿下肢外侧向下行走至第四趾外侧端。此经络与胆的疏泄功能有关,对于黄疸、胁痛、头痛、偏头痛、腿脚麻木等症状有调理作用。

-**足太阳膀胱经**:起始于睛明穴(目内眦),沿头后部、背腰部直至足小趾外侧端。膀胱经贯穿整个脊柱两侧,关系到一身之阳气升发,对腰背痛、尿频、遗尿、发热、头痛等有治疗作用。

4.**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起始于足大趾末端,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胸部,最终归于心中。脾经与脾脏运化功能密切相连,主治腹胀、腹泻、倦怠乏力等脾虚症状。

-**足厥阴肝经**:起始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上行至乳房两旁,最终归于肺中。肝经与肝脏解毒和情绪调节等功能有关,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胁痛、情绪抑郁等症。

-**足少阴肾经**:起始于足小趾下,上行经过下肢内侧后缘至腹部、胸部,最后连接到肺中。肾经与肾脏生理机能及生殖发育等紧密相关,对于水肿、腰膝酸软、耳鸣、性功能减退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法刺激这些经络上的穴位,可以激发人体自身调节机制,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同时,经络理论也强调了整体观念,认为身体局部的症状往往与整体脏腑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

中医十二经络系统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复杂的网络结构将人体各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序的能量循环体系。每一条经络都与特定的脏腑功能相联系,并且在生理功能调节、疾病发生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作为呼吸系统的主通道,其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肺部的健康状况,如呼吸功能、皮肤腠理开合等。当肺经出现问题时,可能导致咳嗽、气喘、鼻塞、皮肤病等症状,通过针灸或按摩肺经上的穴位,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并改善肺功能。

-手厥阴心包经主要关联心脏及心包的功能,对于情志失常、心悸、胸闷等症状有良好的调理效果。维护心包经通畅有助于稳定情绪,减轻压力,预防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

-手少阴心经直接关系到心脏的运行状态,对心悸、失眠、多梦、神志异常等问题具有显著的调理价值。通过调养心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升心脏功能,保障精神系统的正常运作。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负责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运转,当此经络受阻或虚弱时,可能出现便秘、腹胀、头痛、牙痛等症状。通过疏通大肠经,能够帮助恢复肠道活力,改善消化问题。

-手少阳三焦经涉及全身水液代谢,它的通畅对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至关重要,若出现问题,可能会出现水肿、耳鸣、目疾等症状。调理三焦经可协助调节内分泌,改善体内水分分布,维护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手太阳小肠经关乎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化,对肌肉酸痛、视力问题以及头部疼痛等有一定影响。通过对小肠经的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