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第135章 船到床头自然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船到床头自然直(1 / 4)

交代好莫福全,钱度又看向严其娇。

“爷叔,这段时间一直到九月初,还得拜托你继续帮我打听打听有没有愿意出手的门面了。”

严其娇愕然,这是买房买上瘾了不成。

“你还要买?”

“当然要买,房子这玩意儿多多益善,谁还嫌多啊?”

当天下午,钱度把第一笔用料钱给了莫福全,一共五百块钱。

哪怕他再大手大脚,也不会直接撂一沓,说什么随便用,不够再要。

那就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了,而是脑子有没有问题。

一天管两顿饭,肯定不是主家起大灶烧大锅饭,而是从就近的饭馆,按着三菜一汤的标准来订饭。

头天下午,拉着钱度选好地板瓷砖,各种用料一通买,还没算正式开工,伙食饭就吃上了。

红烧肉,油焖笋,排骨炒年糕,外加一份鲜鱼汤。

莫福全一众老头儿看着那叫个开心啊,排骨年糕还一人一份,在征得钱度同意后,也没吃多少,分着搂起来全打包了。

家里一家老小,倒不是说穷的吃不起饭了,可这相当于免费得来的好吃的,怎么也得给自家孙子孙女带回去解解馋。

莫福全本来以为,这是头一天,所以伙食饭会好些,可钱度壕无人性的作风大大刷新了他对主家的认知。

钱度跑营业执照,王超奇找关系寻落玻璃厂,一晃三天而过。

原本灰黄破败的门面早已不复存在,门口用大绿布一整个格挡住,这样里面的装修情况也不会被人看见和打扰。

中午饭头,钱度一伙人跟着莫福全几个老头儿一起吃的,饭罢,又甩了六盒香烟,说什么累了可以抽根解解乏。

八月底,秋老虎发威,本来饭后还可以休息多半个钟头的,可钱度这做法,硬是让他们休息不起来了。

没办法,主家给的太多了!

多休息一分钟,都觉着愧对钱度,愧对这份大方。

整块儿玻璃墙和玻璃门王超奇已经找好了厂家,还专门派技术人员过来量尺寸,订规格。

钱度抽空,在公共电话亭,先给林一达打了个电话。

“对,对,废话,桑塔纳肯定比吉普强多了,你以公司名义订三辆,还有安排几辆货车,卡准时间,拉上货争取三天后赶到泸上。”

电话另一头,听着耳朵根传来的盲音,林一达挂断电话,先去联系货车准备货物。

自营店的事情,俩人老早就说过了,所以厂里一直在备货。

只不过往上面报上去的组建自家货车大队,还一直停留在纸面阶段,所以林一达只能联系打过交道的徐向。

徐向的身后是城东机械厂,京城老牌儿大厂。

哪怕八十年代末出现下海大潮,大大小小的厂房面临破产重组的局面,人家都屹立不倒。

充足的技术员和工程师,还有更新换代的技术和成果做保障,以至于手里的订单从来没断过。

因为要出外地,这私活儿徐向不能擅自做主,只能让林一达联系厂里,领导层思考再三下,还是决定帮一把。

实在是林一达的名头最近太盛,尤其是在电子工业、部门的会议上,大领导屡次提及表扬的名字,想不记住都难。

既然人家都求到家门口了,帮还是要帮一把的。

五辆CA-10型号的货车,载满货,由徐向带队,轰隆隆的开往泸上。

钱度这边,给林一达打完电话,又试着给家里打了过去。

没十来秒,电话接通,那边传来韩子童脆生生的女声。

钱度怒斥十块钱,打了一个长达四十分钟的电话煲。

.....

黄河路这边,每天早晨六点开工,晚上七点下班,工程一天一个样儿。

最先收拾的就是地面,铺地板砖一直都是个技术活儿,跟禾泥巴玩过家家完全不是一回事,钱度瞅着莫福全他们熟练的手法。

还笑着建议,不如弄家装修公司,这活儿以后肯定火热,还可以带徒弟组自己的小团队,大有搞头。

莫福全几人听了面面相觑,瓦匠活自古就可以带徒弟的,这不稀奇,可这什么装修

公司到是头一次听。

钱度在一旁仔细解释了解释,让莫福全回头好好想一想,如果愿意,可以跟他一起合作开公司。

转天,任婷从广州赶到泸上,钱度和王超奇一起在飞机场接的人。

其实从京城到泸上现在也有航班,六十四块钱一张飞机票,只不过一般人舍不得这个飞机票钱,而且也没资格坐。

一张飞机票相当于职工一个半月的工资,放后世,跟月薪三千的活干了两个月只够买一张飞机票差不多,别说没资格坐,有资格也舍不得花这个冤枉钱。

钱度是不想坐,可以用服装公司外出公干的名义,开介绍信买票。

可他老觉着,这玩意儿现在不安全,严格上讲,飞机是众多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一种出行工具,可这玩意儿就得看命,一出事基本上毫无生还余地。

所以钱度来的时候,还是选择了比较妥当的火车。

任婷出现的时候,一整个打扮跟大明星似的,波浪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