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92章 被迫认购公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被迫认购公债(2 / 3)

宋仔文后,他也并不惊讶,而是和客气的招呼。

虽然说‘自古以来,钱不跟权斗’,但他也没有必要阿谀奉承。

当然陈光良本人对宋仔文,绝对是很有好感的,毕竟他认为宋仔文是很有真本领,而且前世对国家很有贡献的人物,值得钦佩。

前世,宋仔文是坚定的‘反日份子’,因为这事还丢了官;其次宋仔文在抗战期间,争取了大量的美援,也争取了华夏在国际的地位;最后宋仔文没有贪污,反而很有真本领。

简单寒暄后,宋仔文也直入主题:“陈先生,‘民国十九年关税公债’还有一点认购额度,我们财政·部希望你们沪市钱庄相助,特别是希望你认购一百万的额度。”

陈光良并不意外,毕竟他现在也是金融人物,还是个巨富,公债是逃不过的。

所以,他爽快的说道:“好”

这一下,反倒是宋仔文和虞洽卿有些意外了,毕竟今年公债出现疲弱之势。

宋仔文便说道:“那实在太好了,有陈先生你的带头,相信沪市钱庄认购剩余的额度不在话下。”

陈光良回道:“那不敢当,我只是沪市钱庄的新人,当不得宋先生如此夸奖。不过我也有个不情之请!”

“请说”

陈光良随即说道:“我想将长江钱庄升级为长江银行,还望南鲸财政·部给予意见指导!”

没有提‘照顾’,而是希望‘指导’,意思是该如何如何,就直接明说,条件可以满足,但程序一定不能为难。

宋仔文一听,当即说道:“这个倒是没有问题,陈先生大可放心前往申请牌照,需要那些条件,我们也相信你可以做到。”

“好”虞洽卿见缝插针,又提及‘大上海建设公债’,陈光良这次也没有拒绝,认购了十万额度。要知道,委员会曾多次发函上海闸北水电公司,希望该公司认购5万元。

随后,三人在虞洽卿家里用餐起来,并讨论一些事情。

宋仔文主动说道:“去年底,我看完陈先生的文章后,便令中央银行增加黄金储备,收获颇多。对于陈先生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理论,我个人也是很钦佩。现在我想请教一下,世界经济大萧条,对我国会有哪些影响?”

他堂堂一个留美高材生,一个南鲸财政·部长,如今却不耻下问,看得出来两件事——第一,宋仔文不仅有真本事,而且也很谦虚;第二,陈光良在《东方日报撰写的文章,确实为他赢得了很多荣誉。

陈光良连忙说道:“不敢。个人见解有一些,说得不好,部长不要放在心上。就我个人来看,主要是减少农产品的进口,导致我国的生丝、茶叶、猪鬃、桐油等对外出口价格大幅下跌,后面可能即使降价到很低的价格也难以卖出,这导致了农村的残破、农业的凋敝和农民的困苦。其次,像英国法国这样的欧洲国家和英联邦国家和地区,为了应对经济萧条,可能在这一两年退出‘金本位’,允许货币贬值,日本也会遭到经济重创,最近一两年可能侵占我们的东北,获得战略资源。”

从这番言论可以看出来,陈光良是非常讨厌日本,他在报纸上也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可谓不怕得罪日本人,更不怕日本的特务了。

早晚,他要手刃一些日本人!

宋仔文没想到,一个只读过私塾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远大的见解。

他能感受到,陈光良的分析是很对的,因为生丝、茶叶、猪鬃、桐油等已经开始掉价不少。

“日本如果侵略华夏东北,陈先生又有什么高论?”

“没有,我从不做这种评论,这是政府的事情,哪怕我掌握着《东方日报,也不会做评论,我们只讲客观事实。”

哪怕知道宋仔文是反日的坚定派,他也不会多说。

毕竟,他又不能改变太多的事情,何必去瞎操心。

“陈先生倒是谨慎,不过无妨,今天我也是有不少收获!”

“您过奖了”

吃完晚饭,宋仔文匆匆先告辞一步。

陈光良则朝虞洽卿说道:“和德公,我打算成立长江银行,希望得到你的加盟和提携!”

虞洽卿坑他两次,他当然是知道的,但他就是当做没事一样,毕竟又能怎么办不成。

“行啊,你陈光良做起生意,那自然是有得赚。你的资本额打算多少?”

“200万,你如果愿意入股,可以认购5%!”

“嗯,入股就不必了,反正你资金实力雄厚,我来充个数是可以的。”

“行”

这也很正常,毕竟这种银行一旦开业,说白了就是陈光良的个人银行。虞洽卿并不像真的那么富有,空心大佬的成分也是有的,主要是投资铺的太大了。

翌日,陈光良紧急召开长江钱庄股东和管理层会议,出席会议的包括严智多这个股东,也包括吴新河、胡金顺等管理层。

“资金都已经全部理顺了吧?”

听到老板的话,吴新河马上回答道:“每一笔资金都已经到账,目前长江钱庄持有8080根标金大黄鱼重十两,价值为510万大洋,另有360万的现大洋。”

严智多听得心头火热,自己就投资了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