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其他类型>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92章 被迫认购公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2章 被迫认购公债(3 / 3)

十万大洋,这一年时间还不到,就已经升值为87万大洋,净赚五十多万大洋。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说道:“先不急着分红,就把长江钱庄当做银行看待,伯父你若是需要用钱,可以随时支取你的权益。”

严智多摆摆手,说道:“不急不急,就当存在银行就行。”

确实不急,他这次跟着这个女婿,可不止赚大华地产和长江钱庄这里的上百万资产,还有他也兑换了很多标金,这里的升值也不少。更何况,他还是很信任陈光良的。

陈光良接着说道:“长江钱庄马上准备进入公债市场,吴经理和胡经理你们马上安排和‘证券经纪’取得合作关系,安排交易一事。”

目前沪市的公债交易,是在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华商证券两交易所进行;加上当年的‘民十信交大风潮’,导致公债交易的额度一直超过证券。

吴新河提了一句:“老板是想卖空?”

陈光良也没有瞒大家,说道:“不错,就是卖空,但我们没有现货交割。不过现在也无妨,市场是允许这样操作的。”

严智多凝重的说道:“正所谓‘不熟不做’,你对公债的行情了解多少?”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的钱,而是担心陈光良被胜利冲昏头脑。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有三条会导致公债大跌:一是46月的金价暴涨,进出口货大受打击,关税收入受到影响;二是受中原大战局势胶着的影响,且津海关被阎锡山强行接收,持券人就会怀疑以关税担保之公债库券将受影响;三是金融界普遍头寸吃紧,洋厘抬高,银拆加重。所以,我预测78月公债有一波大跌。”

闻言,严智多才放下心,并说道:“原来如此”

会议散去后,大家开始忙碌起来,而陈光良则在办公室里盘算着。

此次他突然宣布进入公债市场,自然是受昨天的事情影响。

倒不是说‘民国十九年关税公债’会让他的一百万打水漂,这倒不会,毕竟八年偿还清楚的条例在,而19311937年南鲸政府政权稳固。再加上每年8%的利息,其实算是一个很好的投资。

所以这次的投资,纯属陈光良突然感兴趣,仅此而已!

1928年夏,随着奉系主力退出关外,南鲸国民政府宣布时局已告稳定,并承诺将维持北洋时期各项公债,债市转而乐观,除九六公债外,整理各债市价飞速上涨,‘整六’自50余元涨至70元以上,‘七年’涨近80元一关,虽然4月下旬,曾以北伐迅速进展,整理各债因北方发行关系,下落颇巨,但不久又见回升,其后‘七年’、‘整六’等又有抽签还本消息,市价日涨,‘整六’高至8485元,‘七年’徘徊于80元左右,较1927年年底时已回涨2030元之巨。

其他如‘金融’、‘整七’等市价,虽交易不多,但市价也上涨很大,金融公债更因抽签关系,最高达98元,整七在年底达到83.5元,较1927年均上涨达20余元。国民政府发行的二五库券、续发二五库券、卷烟税券、善后公债等各债市价,一度也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稳中有升。

直到1930年开始,上海公债市场出现疲弱之势。

所以陈光良断定,78月的公债市场会又一波大跌,干脆赚一笔再说。

堤内损失堤外补嘛!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