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迭变(10 / 12)

“何大人有所不知。”诸葛亮不卑不亢,宽仁回答着:“当年武都、阴平二郡新平,兼西羌喧扰不宁,亮清理好祁山大营,便将一班人马移置西羌与魏之边境,以备不测,前军只留马岱、陈式二位将军驻守,后军又迁往汉南,并入魏延麾下,此乃军略:点到辄止、为长远计。”

魏延虽不在场,马岱和陈式却都微微垂了头颅以示首肯。

军中人皆赞同的策略,使文官辩驳起来自然短去一截。不论是气势,还是实质性的内容,都不算文臣们的“术业专攻”。刚才提及这个话题的人只好压低了脑袋不再作声。

“那九年之事……”一人刚要来一番破釜沉舟式的发言,诸葛亮却突然张了眼眸,牢牢盯住说者,那人竟然理亏起来,势头亦随之软弱了下去。

“哦?陈大人既然言及‘九年事’,亮自有些话要说。”诸葛亮的眼里一片幽光,语调也变得冷冽起来:“诸君皆知,那道‘假托的旨意’为李光禄勋部下岑述所为,且罪人已诛。但近日,亮才查得此事有隐晦之处。”

众人哗然。刘禅瞪大眼睛望住丞相,一刻不肯将目光从他脸上移开。

“那道圣旨……的确不是陛下的意思。”诸葛亮深深拜过刘禅:“陛下确下过一道圣旨给前线将士,内容乃是犒劳之语,却不想为人修改,重新誊抄。送至军中,却是令臣立刻归京、不得延误。”

刘禅微张着嘴巴,一个字也挤不出。

“臣今日带了这道由李大人部下狐忠、成藩二人送至中军大营的圣旨,请陛下过目。”

宦者立即捧过,移交陛下。刘禅恻恻展开来看,他反复看了好几次,连背面也看了,震惊道:“可是相父,这……这乍一看去,确是朕的御笔!但……朕没有写过这些话!”

“以假乱真到此地步,确为不易。”诸葛亮冷笑一声,突然道:“带程甲。”

两名卸了刀具的侍卫一左一右押着一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上殿前。众人不知诸葛丞相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在屏气凝神。

“陛下,此人乃杨长史自锦屏山中带回,在他栖身的洞穴里,杨长史找到了这些……”说着,便有人端上一个小盒子,当即在皇帝及众人面前展开,皇帝等不及宦者拾掇,便匆忙走下龙椅,伸着脖子一看,再用手一翻——原是近年来宫中废而不发的圣旨草稿!

“这!这!”皇帝拿着圣旨草稿,目瞪口呆,满心只剩惊愤。

“试问有谁能够在陛下近前,将御笔亲书,轻而易举地拿到?”诸葛亮转向那名瘦削男子,严厉责问道:“程甲,你为何临摹圣上笔迹?难道不知,此为大不敬之罪!?”

男子早吓得腿软,若不是左右仍有侍从钳住他的腋窝,他早瘫死过去。这会子更是屁滚尿流,虽不愿道破丑陋,却也无处遁逃!

“回……回老爷的话:草民、草民偶然碰到……贵人的家仆,说、说……”程甲几乎晕倒,狠狠演了一口唾沫,被这样威肃的场面弄得头晕眼花:“说他家老爷……在全城寻找擅长临摹笔法的,说是……有大用。草民饿了好几天了,没饭吃……就、就……他们把草民送到山里,说……好好临摹……一月、一月后……来、来取……”

“是哪位老爷?”诸葛亮逼问。

“不、不知道。他们蒙着草民的眼睛,带到老爷家去……后来他们看了草民临摹的几个字,就把草民带上了车……给了好多肉!还、还给了好多钱!”他拼命摇头,舌头像打了死结似的:“草民隔着车门看到那个老爷的管家……”他心虚地望望周围正襟的官员们,艰难地挤出一句话来:“他这边脖子上……有颗绿豆大小的痣……”他几乎跪趴在地上,但还是颤巍巍扯出一只手,移向自己的脖子右侧。

“来人!”皇帝高声道:“光禄勋府上距此多远?”

宦者赶忙道:“回陛下:半个时辰不到。”

皇帝立刻吩咐:“你现在就带人去李府,看看那管家,可确有其人?”

宦者一声不吭,跑着退下了。

宫阙中一片惊涛,跪在地上的人膝盖酸了麻了,但无人敢动。而站着的同样是大气不敢出半口。

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半个时辰,宦者“蹬蹬”跑进来,身后是两个武士拖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与平常不同的是,那男人满口沾着血渍,竟已死了!

——且是不久前咽气的。那血还是新鲜的,飘着一股轻薄的腥气。

死者身材粗壮短小,相貌平凡,唯独已无脉搏的颈中一侧生了个绿豆大小的痣,甚为显眼,那东西往外凸着,并且长了几根黑毛在附近。

“回陛下:此乃李严大人府上的老管家。姓党名孓,已经服侍李家三十年了。只是刚才小臣去的时候,他拒绝前来,就咬舌自尽了。”宦者提高音调,让殿内诸人都能听得清他的话。

“果真!果真如此!”刘禅将圣旨的草稿丢在地上,引得一片噤声:“朕想着就怪得很!那个小吏——就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